文化和旅游合作架起文明对话之桥 |
文化和旅游合作架起文明对话之桥
7月10日至11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各界人士深入交流,凝聚共识。与会嘉宾认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的共同瑰宝,深化文化和旅游合作是增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与友谊的坚实桥梁,在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中具有突出作用。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高度认同文化和旅游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关键作用。与会代表一致呼吁加大各国人文往来,拓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友好交往,增进民心相通,深化理解互信,共同促进文明传承创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合作,守护人类文明成果,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会上发布的《“我们的文明观”全球民意调查蓝皮书》显示,文明多样性、平等对话、合作共赢等理念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超90%的受访者认同尊重多样性和文明合作的重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高度赞赏全球文明倡议。她表示,推动文化外交至关重要,可以促进国家间相互了解和信任,共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她还鼓励年轻人通过了解不同文化,培养包容心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文明对话理念。
“阿中文明能够为建立一个以对话、多元、包容为核心的人类文明体系发挥重要作用。”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强调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开创未来。他详细介绍了埃中两国在遗产保护、文化艺术互鉴、学术教育沟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埃萨姆·谢拉夫表示,埃及正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创新结合,重点发展现代化博物馆,如即将全面开放的大埃及博物馆,将运用先进互动技术呈现古埃及文明,将成为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党总书记阿卜杜勒克里姆·本穆巴拉克表示,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一座座文化孤岛,而是由不同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编织而成的锦绣画卷。开展文明对话,将有助于人类秉持理性、平等交流、拒绝偏见、跨越冲突、反对霸权。
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盛赞全球文明倡议是意义深远的全球性倡议。他从马可·波罗游历中国谈到如今欧中互设德国歌德学院、中国文化中心等文化机构,认为加强人文往来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彼此,理解和接受差异,营造开放包容的对话氛围。
7月11日上午,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传承创新”分论坛在京举办。与会中外嘉宾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传承”“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与出路”“数字技术发展赋能文化创新”“文化创新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等议题展开对话交流。
“丝绸之路生动证明了文化与艺术交流对人类发展的深远影响。”巴基斯坦新闻与广播部部长阿塔乌拉·塔拉尔表示,历史长河中的人文交流已将友好互鉴的精神深深融入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文化血脉。作为全球文明倡议的坚定支持者和参与者,巴基斯坦正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并与中国共同推进“你好!中国”等交流项目,深化巴中伙伴关系,增进青年交流,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为世界和平共处作出示范。
印度前商工部长兼民航部长苏雷什·普拉巴卡尔·普拉布强调,文化存续于多样性、活力与参与性。他表示,人类文明是自然多样性的结晶,面对科技发展浪潮,更需要重视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与价值。应善用科技保护传统,汲取不同文明的智慧,并表示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面前,“文明共生是出路,而非对抗”。
“正是因为改革开放和国际合作的良好环境,我们提高了保护技术,拓展了思路,也引进了国际上很多先进的保护理念和做法,敦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开展得越来越好。”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以敦煌为例,阐释国际合作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关键作用。他表示,敦煌文化本身就是多元文明交流的结晶。通过国际交流合作,既让世界更深入了解敦煌,也让研究院从全球视角解读敦煌文化获得新成果。他介绍了在美国举办“敦煌文化周”的成功经验及美国民众的反响,表达了推动敦煌文化“走出去”、促进更多交流互鉴的强烈愿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周庆安聚焦数字技术对文化传播的深刻影响。他举例,巴西学生通过中国网络游戏《黑神话:悟空》接触并深入了解“西游记”文化进而实地探访的经历,说明数字技术如何有效连接历史传统与现代叙事,让历史文化成为当下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通过全球受众的参与共同定义数字技术上的文化设施。
伊斯兰世界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总干事萨利姆·马利克认为,保护文化认同关乎现在与未来,其组织致力于保护有形与无形的遗产。他特别强调青年在文明传承与对话中的关键作用,认为文明是重要的外交手段,须与青年紧密连接,实现文明与外交的深度融合。
国际戏剧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劳埃德·尼卡津诺则认为,戏剧是弥合差异、呈现文化元素、促进认同的重要工具,是一种“软外交”方式,能帮助不同文明在舞台上互相理解交融。
会议前不久恰逢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全球多地举办了文明交流活动。“‘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反映出国际社会对加强文明交流的一致认同。”法国国民议会前第一副议长布鲁·博纳尔表示,只有相互走近才能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文明交流有利于推动各国人民共享人类智慧成果。
文明对话是友谊的桥梁。正如会议所凝聚的共识,通过文化和旅游的深度交流与实地体验,各国正携手架设跨越隔阂、增进理解、守护多样、共促和平的文明对话之桥。中国近年来不断扩大免签“朋友圈”,举办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开设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举办中外旅游年、文化节、青年艺术节等,正是这一共识的生动实践。这些努力汇聚起深厚而持久的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不竭动力。
下一篇:没有了